中原科技领军人系列报道之二:河南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杜祖亮

  • 2022-07-13 07:16:04
  • 大河网

  “科研上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功利浮躁,不能追求形式上的东西”“只有科学进步才能推动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铭记先师当年的教诲,杜祖亮将“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协作奋进、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深深镌刻在了研发团队基因里。

  一进杜祖亮的办公室,就能看见墙上挂着一只黑红相间的足球。这可不是装饰品,而是每周跟他一起上场比赛的“老朋友”。

  河南大学材料学院院长、两个国家级实验室负责人杜祖亮,还有一个对他来说很重要的身份——河南大学教授足球队队长。7月7日,我们的采访就从足球开始说起。

  “做科研和踢足球很像,得坚定必胜信念,瞄准目标不停奔跑,一个一个突破障碍,直到射门成功,然后再继续下一次进攻。”杜祖亮说,踢足球给了自己很多做科研的灵感。

  22岁来到河南大学,杜祖亮在开封一待就是33年。在科研的“赛场”上,他的位置在变化,但奔跑的脚步从未停下。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他在光电材料和显示照明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累累硕果,带领“战队”从追赶者成为领跑者,在国际科研舞台上留下了“河南”的名字。

  领跑

  在位于材料学院一楼的实验室内,价值上千万元的光电研究装备很像一个白色的小房子,布满了高精尖的操作设备;而展示台上的发光材料和器件,小得低头凑近才能看清。

  “实验室研制的发光器件只有两毫米乘两毫米大小,实际应用除材料和器件外,还要突破大面积制备的技术瓶颈,这样才可以实现超高分辨、超高色彩还原度的高性能显示,甚至可以把显示屏做成一张纸挂在墙上,像书页一样卷起来,在衣服和皮肤上都可以进行显示。”杜祖亮指着那些光电材料说。

  这里进行的是实验室最重要的方向信息显示和发光材料研究,也就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新型LED技术。“目前世界范围内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企业学术界都在争抢先机,谁先突破瓶颈谁将引领下一代显示技术。”杜祖亮说。

  把研究方向瞄准新一代显示材料和技术,杜祖亮经过深思熟虑。

  “现在世界上每7部手机中,就有1部的显示屏产自河南,在河南‘十四五’规划中,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被列为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将形成上万亿级的新兴产业集群。”杜祖亮说。在他心中,将实验室发展融入了国家发展重大需求,致力于为河南新兴产业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杜祖亮带领实验室成员日夜奋战,已在QLED的材料和器件上取得重要突破,在这场白热化的“球赛”中连连得分,跑在了世界前列。

  目前,实验室已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特别是在关键技术瓶颈——蓝色QLED以及兼具高效高亮度方面,破解了一些国际难题,在发光效率、亮度和寿命等关键技术指标上,保持着目前国际最高纪录。

  “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依托实验室解决从0到1的基础性研究,一个是以技术工程中心为基础的技术研发,把原创技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杜祖亮说。

  继承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在杜祖亮办公室门外的走廊墙上,挂着两幅人物照片,他们是河南大学理工学科的两位重要先驱,著名物理学家朱自强教授和“两弹一星”功勋党鸿辛院士。

  在杜祖亮的心里,这两位前辈就是“巨人”,是实验室的奠基人和发展者,没有他们就没有实验室的今天。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985年,朱自强来到河南大学,在理工科“一片荒芜”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创建第一个综合性理科实验室。1988年,杜祖亮跟随朱自强攻读研究生,在这里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也找到了挚爱一生的事业。

  “当时连实验室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土法建造’,在走廊里围起来几十平方米,四周用木头搭起框架,全部钉上塑料布就成了。”杜祖亮回忆,当年的“塑料大棚”实验室,仿佛历历在目。

  动手修理三条腿的桌子,在实验台面上铺黑色橡胶,切割地板革,吹制玻璃容器……在“创业”的最初,杜祖亮还兼职木工、泥工、油漆工和玻璃工,把自己练成了“全能手”。

  朱自强老师扎根河南大学整整十年,鞠躬尽瘁,最后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为学校理工科发展打下坚实的家底;党鸿辛院士1998年接过接力棒,带领实验室跃上了新的台阶。

  如今,每年清明节前,杜祖亮都会带着全院师生到开封烈士陵园祭奠两位先生,在缅怀中激励大家不断创新向前。

  两位先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科学家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成为实验室最宝贵的财富。杜祖亮将这种精神凝练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协作奋进、追求卓越”的实验室文化,融入研发团队的血液之中。

  拼搏

  “一个科学家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必须全力以赴。”时至今日,杜祖亮还会将恩师朱自强的话挂在嘴边,不只是说给实验室的年轻人听,更是时时提醒自己。

  7月7日,在办公室见到杜祖亮时,他眼睛微红、略显疲惫,头天晚上刚熬了一个通宵。

  “今年实验室又有年轻人冲击‘优青’,现在到了最吃劲的时候,昨天晚上就是在一点点抠材料。”他看起来比“考生”还要紧张。

  光电的世界绚丽缤纷,然而科研有时却是单调乏味的。在同事和学生的印象中,杜祖亮是长年累月地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工作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的,大家经常会收到他凌晨三四点发来的邮件。

  “科研的赛场上,你停下来不动,别人可能就‘进球’了,所以必须分秒必争。”杜祖亮说。

  年轻时,睡在实验室没黑没白地做实验更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一连半个月都没有出实验室的门,甚至不知道白天晚上,一天三顿方便面,搞得之后有一年不能闻到方便面的味儿。”杜祖亮笑着说,言语中透着怀念。

  如今,他仍然一心扑在工作上,就连12岁的儿子也很难见到他。儿子经常问他:“老爸,你啥时候有空带我去玩呀?”杜祖亮的回答总是“忙过这一段吧。”“你的‘这一段’也太长,总也过不去了。”面对儿子的吐槽,杜祖亮也无言以对。

  杜祖亮办公室的沙发靠背上摆满了儿子的照片。“没事儿就看看,能放松很多。”杜祖亮语速慢下来,难掩对家庭的愧疚之情。

  “科研之路没有捷径。要坐得住,甘于寂寞;要能坚持,心无旁骛。”杜祖亮说。

  开拓

  杜祖亮带领的教授足球队是一支“叔叔级”的队伍,但他们总是跟大学生球队进行比拼。“我们看起来没什么优势,但也经常能大比分赢他们。”杜祖亮骄傲地说。

  挑战不可能。在地方高校这个平台上不断实现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在区位优势不明显、高层次人才匮乏的环境中打造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学术高地,作为实验室的“队长”,杜祖亮同样有着球场上的魄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育人”是目前实验室的“一号工程”。

  “必须培养自己的国家级创新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杜祖亮斩钉截铁地说。

  早在2012年,杜祖亮在实验室启动了人才培养“A计划”,在10年内培养自己的国家级人才。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甚至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然而,10年过去了,杜祖亮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目前,实验室已经先后自主培养出4位“国家四青”。

  “我们把土壤耕耘好了,一定会长出参天大树,进而是一片森林。我们把创新生态培植好,就会不断地成长出‘优青’‘杰青’‘长江学者’,进而成长出自己的院士。”杜祖亮盯着电脑屏幕上的一棵粗壮的大树,信心满满地说。

  心怀梦想,描绘着光电的缤纷人间;倾情钻研,刻画出材料的科学容颜。未来,杜祖亮还会向着更高、更精、更先进,继续奔跑、不断突破。记者曹萍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