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体验花式文旅 :应天门中秋之夜耀全球 大运河风起潮涌赋新声

  • 2022-08-17 10:02:08
  • 河南日报

  隋唐洛阳城体验花式文旅 :应天门中秋之夜耀全球 大运河风起潮涌赋新声

  在隋唐洛阳城的天堂明堂里来一场“剧本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8月13日,两天一夜实景沉浸剧本游戏《无字梵行》在洛阳拉开剧幕,故事以公元696年明堂二次重建完成,围绕武周明堂建造的背景及历史故事,侧面展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君临天下的成长历程。

  天堂明堂作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的核心宫城区的重要景点,有文化、有历史、有故事。游戏全程在真实的遗址上进行,游客化身剧中角色,通过搜集线索、推演剧情和NPC互动通关,解开一个又一个秘密。

  隋唐洛阳城遗址被列入全国“十四五”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重要项目。景区负责人表示:“我们紧扣‘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的发展理念,依托景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优化沉浸式体验场景上下功夫,倾力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为现代年轻群体参观文旅景区提供一个全新的打开方式。”

隋唐园立交

隋唐园立交成为洛阳交通大动脉的枢纽。

天堂景区

古都新地标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天堂景区。

兴洛湖城市书房

市民在兴洛湖城市书房内阅读。

牡丹博物馆

牡丹博物馆夜景。

  应天门中秋之夜耀全球,大运河风起潮涌赋新声。洛阳,一座自带流量的千年古都。近年来,随着地铁、城市书房、隋唐洛阳城等一个个被文化浸润的新地标出现,让这座“诗和远方、古今辉映”的城市成为热门“打卡地”。

  □本报记者李宗宽郭歌

  洛阳,一座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进入新时代,锚定“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的目标,千年古都焕发新生,一个个新地标成为热门“打卡”地。

  应天门中秋之夜耀全球,大运河风起潮涌赋新声。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和165家国保、省保单位是洛阳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应天门遗址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等地火遍全网,已成为来洛阳的必“打卡”之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七夕佳节,在应天门北广场前,爱心斑马线、网红路牌以及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孔明灯等营造出属于洛阳的浪漫氛围,刷屏各大社交平台。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用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是洛阳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密钥”。当前,洛阳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口,打造“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文旅新业态,深化文旅融合,加快打造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出它的抱负。205座遍布洛阳的河洛书苑城市书房伴随着琅琅书声,已成为洛阳市的“精神地标”和市民的“精神文化粮仓”。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建设体现了洛阳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通过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将文化服务真正送到市民家门口。

  “没骨画作画时,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画者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在瀍河区旭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洛阳市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秘书长、90后新生代画家丁筱洁为孩子们讲解没骨画的创作。

  推进“文化名人”进社区活动,借助名人效应,带动更多居民学习文化知识,倡树文明新风尚。洛阳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洛阳地铁1号线、2号线串连一城锦绣繁华,红绿相间的城市“乐道”成为特色惠民品牌,立交路网把城市资源穿珠成链“镶嵌”在河洛大地上。抓好城市规划建设是提升洛阳城市品质、画精画好城市建设“工笔画”、满足全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要求,对洛阳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具有重要意义。

  回望历史,洛阳底蕴丰厚、包容并蓄,给这座城市留下文化、多元、创新的底色。

  再看今朝,一处处新地标、一条条新举措,让城市“美丽”更“实用”、“中看”更“中住”、“好玩”更“沉浸”。

  洛阳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努力探索历史老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极具吸引力的洛阳令人心驰神往。

  河洛书苑 添香古城书韵

  8月9日,洛龙区宜人坊河洛书苑城市书房内,一些市民正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阅读。

  天气炎热,遍布洛城的一座座城市书房里,凉爽舒适的阅读环境、丰富多样的藏书,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打卡”,用这种方式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充实自己,让心灵“纳凉”。

  近年来,洛阳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战略部署,把城市书房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列入重点民生实事强力推进。

  截至目前,洛阳共建成河洛书苑205座,其中城市区141座、县区64座,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107万余册。制定统一管理标准和服务模式,实行名称、LOGO标识、图书资源、服务标准、便民设施等“八个统一”,保证城市书房服务质量。

  截至2021年年底,河洛书苑累计接待读者2448万余人次,图书借阅778万余册次,新办读者证11.5万余张,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2000余场,参与活动82万余人次。“书香洛阳”浓厚的文化氛围,正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洛阳地铁 串连河洛锦绣

  洛阳地铁适老化服务新举措上线。8月9日,记者在洛阳地铁1号线市民之家站看到,车站已配备“无障碍渡板”,方便乘坐轮椅出行、使用手推婴儿车等有特殊需求的乘客上下车。

  “目前,洛阳地铁全线33个车站全部配备‘无障碍渡板’,有需要的乘客只需在进站时,告知站台或站厅值守工作人员,就会有工作人员提供点对点上下车助力服务。”洛阳市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8月以来,洛阳地铁还推出未成年人及在校大学生免费乘地铁活动,助力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

  2021年3月28日,洛阳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同年12月,2号线也开门迎客。洛阳作为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个获批建设地铁、第一个完成单条地铁建设的城市,未来将建成四网融合、辐射联动、绿色高效的轨道交通网发展新格局,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立交路网 畅通宜居新城

  8月8日,在洛阳古城快速路隋唐园立交桥附近,城市上空一缕缕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的间隙,洒在建筑、林木之上,城市仿佛镶嵌了一层金灿灿的亮边,美轮美奂。

  “居者心怡、来者心悦”。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洛阳城有“颜值”更有“气质”,美丽的城市风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构建高效便捷通畅的城市路网体系,是推动城市提质的必然要求。隋唐园立交桥位于洛阳市两条城市交通要道——古城路与王城大道交会处,为全互通枢纽型立交。

  据了解,该立交桥于2017年1月开工建设,2017年10月1日建成通车,不仅成为洛阳的一大交通枢纽,更是洛阳的一处地标。立交桥的整体形似一只展翅的蝴蝶,通过结合交通流向分析与城市建设美学,将地下隧道与枢纽立交结合,并配套建设海绵城市工程和综合管廊等,实现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十四五”期间,洛阳市将突出“交通畅达”的要求,除开工建设九都路提升改造、滨河南路拓宽改造等项目外,将放射线作为建设重点,尽快建成南山大道西延、古城快速路东延等工程;加快推进西韩立交桥等重点工程建设等,打造全国畅通宜居城市。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