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锐评:博物馆不应拒绝低龄儿童 14岁以下免进是惰性管理思维
- 2022-08-25 09:20:42
- 河南日报
导读:低龄孩子该不该进博物馆,近年来争论不休。日前正在举行的第26届国际博协大会将审议博物馆的新定义,但无论哪种定义都强调了博物馆面向“公众”,负有“教育”之责。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博物馆不应拒绝儿童入内,但可以创新“进入”的方式。
□张玉胜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的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上周末,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的市民何先生遇上带着孩子观展的家庭,他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网友争议。不少人认为,低龄孩子的知识水平达不到博物馆的观展门槛,甚至建议博物馆出台“14岁以下免进”的规定。(据8月23日《上观新闻》)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有在公共场所被“熊孩子”叨扰的经历,尤其是在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孩子们的嬉闹更让人不胜其烦。于是,“14岁以下儿童”是否应被允许进入博物馆,就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在笔者看来,博物馆不应拒绝低龄儿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秉持宽容以待、宜疏忌堵的原则。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且极具求知欲。利用假期时间带孩子到博物馆、图书馆、海洋馆等场所参观、游览,既能让孩子们开眼界、长知识,也有利于增进亲情。也有人会认为,小孩子逛博物馆,纯属“不看门道看热闹”。况且有些孩子生性活泼好动,近年来,“熊孩子”在博物馆内造成展品破坏的案例并不鲜见,这也成为一些人支持“14岁以下免进”的理由。
这种说辞无异于因噎废食。培养孩子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幼的孩子没有相关知识储备,但具有观察力和记忆力,即便是“看热闹”,也会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至于在博物馆内不守规矩、跑动喧闹等行为,则可以通过制度约束、礼仪规范、家庭教育等方式加以引导。以“孩子知识储备不足”或“可能损伤文物”为由,武断地将小朋友们拒之门外,是惰性思维的表现,有“一刀切”之嫌。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们体悟历史、感受文化的大学校,理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作为为公众提供知识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不应拒绝儿童入内,但可以在参观方式上加以创新,将馆藏文物与孩子兴趣相结合,更好地平衡孩子和成年观众的参观体验,只有这样,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才能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 潢川县教体局政务服务优质高效获锦旗2023-04-12 19:35:05
- 童婴网店售“三寸金莲”缠足专用袜:不2023-04-12 09:12:13
- 女子没开会员追剧需看50多分钟广告 2023-04-12 09:05:11
- 河南省内乡县宝管局扎实开展万人助万2023-02-17 21:04:09
- 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2022-11-08 10:31:38
-
1
一图两说: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忙 宁陵县果农采摘葡萄迎
2022-08-23 08:24:55
-
2
天镇县赵家沟乡舍科堡村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2023-05-18 21:26:50
-
3
山西绛县农商银行举办文明礼仪服务提升培训班
2023-05-26 09:39:40
-
4
研究发现可利用蘑菇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堆肥产品
2023-05-18 16: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