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济区:文旅强区开启新征程 黄河之滨绘就新画卷

  • 2022-09-18 07:41:55
  • 河南日报

  惠济区:文旅强区开启新征程 黄河之滨绘就新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惠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惠济区文化旅游事业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提升、文旅融合深入发展、重大项目推进有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充实。

南裹头广场。

黄河国家博物馆雏形初现。

夜幕下荥泽古城文化公园流光溢彩。

索须河生态提升工程。

①“三纵九横”彩色观光路。

②贾鲁河上白鹭飞。

③古树苑公园荷花赏心悦目。

④“三河一渠”岸绿景美。

⑤春晚郑州分会场亮相央视舞台。

⑥惠济万达广场顾客盈门。

⑦惠济区东风路小学兴隆校区。

⑧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院区建成开诊。

本版图片均由惠济区委宣传部提供

  □区伟林张超葛宁

  初秋时节,清凉的微风尚未褪去夏日的绿意,树木的枝叶在和煦的阳光下变幻出绚丽的色彩,在S312与文化北路交会处,一座“几”字形高大建筑巍然矗立于茂密的林木之间,这是建设之中的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年底,这座集黄河地理、人文、历史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将实现主体完工,其他展陈工作也将有序推进。不久的将来,郑州北部将增添一座黄河文化和生态保护相融合的现代化文化场馆。

  时间拨回到三年前的那个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视察,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此,郑州阔步迈入了快速发展的“黄河时代”,位于黄河南岸的郑州市惠济区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发展变化来自思想观念的解放与革新,来自战略机遇的掌控与融入,来自勇毅奋进的执着与坚持。三年来,惠济区牢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殷殷嘱托,奋力拓展发展空间,持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1

  优生态 黄河之滨绘就新画卷

  秋日午后,惠济区黄河滩地公园南裹头广场天高水阔、飞鸟啼鸣,数十亩稻田翻滚着饱满的稻穗,向前来游览的客人招手示意,些许游客在观景平台上驻足欣赏,每年此时,郑州黄河滩区就会迎来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作为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中的关键一环,惠济区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坚决扛起黄河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在保护黄河千秋大计中体现惠济担当。

  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投入资金1.7亿元,经过连续几年的黄河滩区综合整治,曾经无序发展、违规建设等突出问题得到了全面清理,滩区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累计栽植树木22万株;依托黄河数字化生态保护监测平台、卫星大数据应用等手段,黄河惠济段“空天地河”智能感知体系加快构建,304种野生鸟类汇集黄河滩,一个干净多彩、富有活力的生态空间初步建成。通过综合整治,黄河滩区生态环境加快修复,被评为黄河郑州段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先进集体。

  不仅黄河沿线发生可喜变化,城市品质也随之不断提升——

  几年来,惠济区突出“四季有景”,开展微景观打造、月季满城等特色工程,高质量完成区域绿化470万平方米,连通绿道153公里,“见缝插绿、拆墙透绿”。

  整合利用零散小微地块,打造城市“微景观”90余处,新建公园游园142个,新增绿地123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

  以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格局为目标,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索须河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成,辖区7条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域环境明显改善,“绿满城、水绕城、花映城”的生态景观已然形成。

  行之有效的治理,让惠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2

  兴文化 文旅强区开启新征程

  身处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惠济区依托丰厚的历史资源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优势,大力推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让沉睡千年的历史图景生动再现、绽放升级。

  讲好惠济“黄河故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郑州分会场在炎黄广场成功举办,汇聚沿黄九省区歌唱力量的中国(郑州)黄河合唱周活动盛大开启,有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第十一届中国花博会“花落”惠济,黄河精神在这里不断延续。

  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打造47条精品线路,积极推进沿黄生态廊道、荥阳故城文旅融合项目、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黄河滩地公园项目、S312道路(惠济段)、黄河国家博物馆项目和黄河天下文化综合体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创造更加便利、舒适、愉悦的旅游环境,让脚下这方热土,成为更多游客纷至沓来的“诗和远方”。

  如果说一个个文旅活动、节会是一颗颗靓丽珍珠,那么清晰的蓝图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就是一根穿珠的红线。惠济区全面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起步区建设专项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在深入落实我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中,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璀璨文化之光擦亮惠济“黄河文化”品牌,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3

  促发展 打造晋位升级新引擎

  顺优势、乘优势的同时,更应谋优势、造优势。惠济区绝不故步自封,更加竞进拼抢,在正确把握项目、产业、发展的辩证关系之中,一个生机勃发、面貌一新的活力惠济,正在黄河之畔绽放光彩。

  受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文物保护、基本农田等刚性约束,一直以来,惠济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产业优势不突出。今年,该区聚焦“生态优、文化兴、创新强”,按照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出台了“1+5+N”等一系列招商引资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碳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文化创意旅游、现代商贸服务、食品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树立“项目为王”工作导向,2022年年初,惠济区集中(线上)签约来自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区域的重点项目12个,用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激发新活力。为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惠济区布局建设花园口新兴产业园和古荥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招商项目提供“施展拳脚”的平台,努力打造郑州北部创新发展新高地。截至目前,两个产业园区共对接拟入园项目15个,已签约项目9个。

  一组组数据是惠济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几年来,惠济区出台了《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惠济区创新创业团队项目资助实施细则》等系列惠企政策。截至目前,惠济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郑州市科技型企业143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4个,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7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15亿元。出台高质量建设人才强区三年行动计划,引进各类人才4322人,1500套青年人才公寓加快建设。纵深推进“一网通办”,推出高频“一件事”50件,网上可办率100%,工程建设项目区级审批时限由340个工作日压减至60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以内,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4

  稳民生 描绘幸福生活新图景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惠济区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聚焦教育、医疗、住房等重点领域,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全部实现入学;新增普惠性幼儿园79所,与郑州四中、郑州外国语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顺利招生,枫杨外国语中学惠济校区(郑州市第三十八高级中学)、郑州科技工业学校落户惠济,涵盖“全龄段”的教育体系加速打造。

  医疗资源更加优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河南医院开工建设,中国标准化肝脏疾病全程管理中心挂牌成立,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部院区全面开诊,“知名专家常驻、院士专家可约”就诊模式成为常态。

  住有所居深入推进。推行多元化安置模式,累计建成安置房734万平方米,回迁行政村30个、群众10.8万人。新建城市书房8个、农体工程16个、文化服务中心74个,健身步道269条。

  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百姓需求,惠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持续织密民生保障网,真心诚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未来五年,是惠济区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转型升级、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

  作为郑州主城区、实施黄河国家战略主要承载地,惠济区委、区政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设定了目标:聚焦产业升级,将推动“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实现产业“换道领跑”;立足黄河国家战略,将建设黄河流域文化主地标、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战略实施的“惠济样板”;释放发展活力,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更加开放高效活力惠济;呈现生态特色,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城区品质,将优化城市格局,建设宜居城区;提升幸福指数,将努力构建人民满意幸福宜居家园。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惠济区将以实施黄河国家战略为带动,以“整体工作争先进成高原,重点工作创一流起高峰”为总要求,围绕“三标”活动和“十大战略”行动,聚焦“生态优、文化兴、创新强”,全力建设“创新活力之城、大美幸福惠济”,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