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畴沃野满地生金:召陵区创新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2022-09-23 12:23:15
  • 河南日报

  田畴沃野满地生金:召陵区创新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李丽娟苏焕祎

  收玉米、割大豆、刨红薯、摘梨子……从农田到果园再到大棚,在漯河市召陵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幅幅繁忙而喜悦的农忙场景正在上演。农民喜笑颜开,喜的是风调雨顺,笑的是年景丰饶。

  春华秋实,春耕秋收,农民最喜是丰收。近年来,召陵区紧紧围绕区委重点工作安排,以党建为统领,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总目标,狠抓落实,着力打造具有召陵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高地,为全区齐奔小康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召陵区万金镇栗门张村靓起来

中国美宋军政摄

青年镇田庄村村民在晾晒木板,木材加工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召陵镇西皋西村油桃喜获丰收曹秋霞摄

万金镇郭庄村变蛋“变”出致富路郭忠恕摄

召陵区今年小麦产量再创新高

召陵区辣椒丰收啦 曹秋霞摄

召陵区高标准农田内正在喷洒农药 郝河山摄

  抓特色,打造农业全产业链

  位于召陵镇白庄村的富硒甘薯现代产业园是召陵区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该项目流转土地800亩,以党建为引领,将企业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因地制宜打造集脱毒种苗培育、种植和生态循环淡水鱼养殖、仓储、深加工以及电商交易、甘薯专用肥生产、科研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联合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在召陵区,像富硒甘薯现代产业园这样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比比皆是。近年来,召陵区紧紧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的同时,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通过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结构优、链条长、效益高”的发展路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农业增效。

  稳定粮食面积。把全年粮食面积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做到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0.91万亩以上。

  提升粮食产能。坚持藏粮于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5%,配套完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有效灌溉面积12000公顷,受益群众20万人。2022年夏粮单产590.4公斤,同比增长7.9%,创历史新高;2021年秋粮总产13.93万吨,单产497.4公斤。依托各类农业项目,建设标准化、设施化蔬菜生产基地6.5万亩,年产量16.9万吨,“菜篮子”供应充足。

  建设高品质原料基地。以优质小麦、大豆、花生、小辣椒、蔬菜等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为重点,持续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供应能力。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16万亩;优质小辣椒、优质花生分别达到5万亩、3万亩。

  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引进河南益民公司在老窝镇下堤于村发展“麦椒套种”示范方300多亩,建立“村集体+农户(保底收益加二次分红)+企业”的利益链接机制。在召陵镇后油李村、老窝镇支毛陈村、万金镇栗门张村引进禾江农业公司开创“企业+村集体+农户+职业农场主”的土地托管经营新模式,建立“农户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青年镇砖桥村依托龙头企业云之饮公司带动7个村4个种植合作社100多户农户,年销售中药材400吨,销售收入160万元,农户年人均收入可增加4000元。

  推动多方主体参与。组建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个,其中省级联合体2个。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运用工业思维、市场手段推动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截至2021年底,已成功创建市级产业园2个,有力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抓保障,跑出农业机械化的“加速度”

  在这喜获丰收的金秋季节,走进召陵大地,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现代化农机忙碌的“身影”,一幅丰收的画卷徐徐展开。三五成群的村民有说有笑,高兴地看着自家玉米经过收割机的剥离粉碎,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直接拉运晾晒,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成为牲畜的优质饲料。

  “现代化机械就是好,方便、快捷还省时省力,玉米收割机不仅剥离出玉米棒子,还顺带粉碎玉米秸秆,让农户可以忙中偷闲。”村民们由衷发出感叹。

  近年来,召陵区铆足干劲,不懈奋斗,跑出了农业机械化的“加速度”,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让召陵大地每一寸土地在农机化的推动下,都成为丰收的沃土,绘就出了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画。召陵区先后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区荣誉称号。

  研发降尘设备。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奔赴农机厂家,反复攻关研发,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台小麦收割机雾森遥感降尘设备和花生捡拾机降尘设备,获国家环保专利,被省生态环境厅确定为重点项目。2021年“三夏”期间,全市新安装降尘装置3413套,普及率达90%以上。

  转变经营方式。“农有”农机专业合作社以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作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600台农业机械的作用,承担30万亩土地全程托管,利用智慧太阳能杀虫机、北斗无人植保机、施肥插种免耕机等,进行绿色作业,拉长产业链条,实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每亩地降低成本200多元,破解了农村“面条地”耕种难、投资大、成本高、效益低的传统农业发展难题。

  聚焦提质减损。开展“粮食作物机收技能大比武”活动,提高农机手操作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机收损失。全区机收损失率降低至0.8%,与国家3%的标准相比,减少2.2个百分点,实现小麦增产100多万斤,农业农村部在召陵区组织召开全国粮食作物提质减损现场观摩交流会。

  提高装备水平。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趋势和智慧农机的优势,引领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前瞻的眼光,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对购买大型智能农用机城装备的合作社,从购置到作业全程补贴。三年来,已安装农机作业智能化信息远程监测系统57台,农机深松作业补贴资金达275.7万元,激发了农民购置农机新装备的热情。

  筹建农机云平台。配合筹建全国农机云项目(课河试点)农机智能终端技术平台,安装远程联网监控系统,将全区农业机械实行网络化管理,利用GPS传感系统,监控农机的安全生产、田间作业、工作标准等。同时将智能农机与数字农业有机融合,覆盖耕、种、防、收四大农业生产核心流程,实现农业、农机的智能化、信息化,让农机作业更智能精准,生产调度更科学合理,政策监管更智慧高效,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档升级,加快智慧农机应用发展。

  打造示范基地。引进投资达5000万元,占地50亩,集生产、研发、销售等农机产业园项目一个,打造成智慧农机孵化基地和全国农业智能装备试验示范的前哨。

  创建平安农机。构建“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镇村落实”工作机制,培育“平安农机”示范镇、村64个,连续5年实现农机安全生产零事故,农业农村部和省平安农机创建、应急救援经验交流会3次在召陵区召开。

  抓改革,提升支农惠农实力

  把西瓜、黄金梨、葡萄、辣椒、大蒜、草莓等农特产品50多个品种100多个单品,入驻供销e家、淘宝、微商城、农产品销售平台等电商平台。同时根据农产品网上销售需要,对农特产品包装进行设计更新,增加商品网上点击量,促进销售。截至8月底,召陵区供销系统农副产品交易额530万元,同比增长6.2%。

  近年来,召陵区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持续推动综合改革,充分发挥供销社优势,采取村社共建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夯实为农服务基础,增强为农服务综合实力。

  打造“服务供销”。依托基层供销社、行政村和农户把土地集中起来,由5个农化中心托管,为农户提供覆盖粮食生产的耕、种、收等“一条龙”服务,实现种植有保障、销售有渠道、产出有回报,推动农户和经营主体携手共赢。截至目前,全区供销系统土地流转托管面积达3万多亩。

  打造“市场供销”。发展壮大市场经营主体,打造提升供销社市场品牌,在产销对接上得到提升。对区域内特色农产品资源进行了筛选,收集整理优质品种打入农副产品市场。

  打造“活力供销”。与行政村共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联盟,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头羊”功能,促进农产品流通、满足群众消费需求,形成“行政村+基层社+合作社”融合发展的新路。目前,已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联盟1个。

  建设三级服务网络。综合利用为农服务平台,建成了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打通了农产品和工业品双向流通渠道。目前建成区级电商服务中心1个(漯河市新供销聚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镇级电商服务中心5个,农产品中转站2个,发展各类商业服务网点近500个,乡村网点覆盖率达70%以上。

  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作为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采取农产品基地共建、土地托管共施、合作社共办、流通网点共建、销售网络共享等模式,打造一村一品。截至目前,全区供销系统已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3个,成立功能型党支部1个,村社共建村2个,开展共建活动16次,产业帮扶22人,土地托管面积达1.1万亩,为农增收50万元。

  建设乡镇为农服务中心。今年年初,召陵镇供销社联合郜庄村共同创办一处占地30亩左右的标准化为农服务中心,该中心总投资1000万元,建有标准化仓库5000多平方米,购置大型机械30多台。主要以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方式,为社员及种植户提供土地托管服务。村社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培养一批熟练操作各类农机农具的专业能手,组建耕种收服务队、种养技术服务队等专业队伍,年开展机防机耕机收服务面积超过5万亩,带动农户300多户。

  田畴织锦绣,沃野遍生金。召陵区以创建农业高质量示范区为引导,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正在努力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明天的召陵千里沃野将更加满目生金,锦绣灿烂。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召陵区委宣传部提供)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