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战略定位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 2022-10-10 08:03:28

  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战略定位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 张宜红 郑瑞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加快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战略定位。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聚焦“国之大者”,围绕“五大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一是升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立足乡村“红色摇篮、绿色家园、古色厚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富村、文化兴村等实践探索,因地制宜推动建设一批社会有影响、群众得实惠、各地可推广的“区域IP”乡村,强化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瞄准粮食主产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战略定位,以省际边界合作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集聚区、国家乡村发展改革试点等重点区域为主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样板创建“十百千”工程,打造一批赣风鄱韵特色乡村示范带(区),推动省域乡村发展格局动态发展。

  扎实推进“三农”工作中心任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中心任务协同共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跨领域、跨行业、跨层级、跨地域组建党建联合体,构建全领域统筹、全覆盖推进、全方位引领的乡村大党建工作格局,形成新时代“党建+”乡村治理新格局。二是提升服务水平,立足乡村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场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统筹规划乡村建设与农田保护、产业集聚、人居环境等空间结构,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筹资筹智、乡村经营托管、乡村物业提升、乡村特殊群体照护等工作,高水平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发展生态。三是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千方百计稳供给、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融合互动强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优势互补,鼓励龙头企业在县域布局,更多地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增值收益留给农民。探索全域旅游带动、特色产业粘连、“两闲”资源盘活、“飞地抱团”等新发展模式,做强“农业+工业”、做优“农业+服务业”、做精“农业+旅游业”,做大做强绿色有机农业,实施“硒+N”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战略,加强“赣鄱正品”品牌体系建设,提升“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推进乡村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爬坡跃升。

  全面激活“三农”工作发展新动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要在改革创新、数字化建设、环境优化、增收致富上下功夫,为加快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之地注入澎湃动力。一是改革创新驱动。强化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三块地”改革,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未来乡村经营托管、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等创新探索,高标准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争取国家“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激发农村内在活力。二是数字乡村推动。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数字农业平台,以技术研发和设施装备制造为发力点,孵化培育优质信息服务产业与企业,优化数字乡村发展生态,推进农业数字化与消费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不断拓宽公共文化服务渠道,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城乡均等共享。三是环境优化联动。强化政策宣传,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服务再提升,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以“赣服通”“村事民办、民事村办”和“便民服务”为重点,构建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实行清单式管理,推广“物业进村”等新型社区服务机制,共建民生服务网,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四是增收致富带动。着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就业、产业、创业“三业”帮扶,确保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作者分别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