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活动助推夜经济 沉浸式赏月带火都市夜游

  • 2022-09-13 19:06:01
  • 央视网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是指依托一定的夜间景观环境,融合特色文化符号、生活氛围和商业业态,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综合产业集群。

  今年中秋旅游另一个特色是文化休闲旅游受青睐。各地将非遗活化与沉浸式体验相融合,提高人们对非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多地还推出中秋习俗体验等主题旅游线路,吸引大量游客。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参与文化休闲的游客达94.1%,参观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美术馆及艺术馆的游客分别达24.8%、35.6%和25.6%。

  传统文化激发中秋假期文旅消费

  在山东枣庄铁道游击队景区,一群孩子们身着汉服,听着柳编工艺的历史故事,自己动手用草绳当编条,一环一环地缠绕在柳条筐架上,耐心地编织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中秋假期,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内,一轮“明月”荡漾水间,专业花样游泳演员身着古装,向观众演绎了一场场水下“嫦娥奔月”文化大餐。除了“嫦娥奔月”,还有充满国潮风格的巡游,吸引了不少游客。

  特色文化活动助推“夜经济”

  除了传统文化旅游,沉浸式赏月也带火了都市夜游,主题公园夜场、江河夜游、城市夜景观光等夜间旅游项目吸引了不少游客。

  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数据显示,中秋节假日期间29.3%的游客体验了夜间游。

  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北京市王府井、欢乐谷等123个集聚区入选。今年中秋佳节,居民和游客除了赏月,还多了观光、游览、休闲的新去处。

  北京欢乐谷与佛山欢乐海岸PLUS今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体验秀、幻影秀以及年均举办超过1000场的夜间活动点燃城市夜晚的活力。坐落在北京、上海、苏州、济南等地的近30个“天街”,在这个中秋节组织了光能音乐会、月圆时刻等亲子、快闪活动,打造开放式的城市新地标,带给市民和游客全新的游乐体验。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是指依托一定的夜间景观环境,融合特色文化符号、生活氛围和商业业态,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综合产业集群。

  北京亮马河是去年首批入选的集聚区,随着流域水利生态、景观绿化和夜景照明等工程的落地,今年,它成为居民、游客夜间“打卡”的新地标。

  相比亮马河的绚烂夜色,北京798、751艺术街区提供了“夜游美术馆”“夜游画廊周”“戏剧嘉年华”等特色文化和艺术体验项目,赋予全年龄段共享的夜游新玩法。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