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淅川县:荒山变青山 群众日子甜

  • 2024-03-12 21:39:43
  • 作者:
  • 中部新闻网

春日,行走在渠首淅川大地,远山朦胧,水雾迷蒙,掩盖不住的是那一抹绿。

森林覆盖率达61.7%,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达95.8%,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我们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将生态林业建设与水质保护、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相结合,让‘生态绿’成为淅川最动人的底色。”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当年亲手栽种的松柏,有手指那么细,如今长得比脸盆还粗。”淅川县太子山林场场长陈人范看着眼前的片片绿林,感慨地说。

22平方公里的太子山林场地处丹江口水库“出水口”,是丹江水流入主干渠前的生态屏障。1975年,一群热血青年来到满是荒坡的太子山,成立护林队,开始了石头山造林记。近50年来,他们硬是用铁锹和镐头,把荒山“绣”成了林海。

盼望“绿林”的,不仅是太子山。集山区、库区于一体的淅川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石漠化面积达到125万亩,更有55万亩是重度石漠化,影响水库水质安全。

“我们发扬蚂蚁啃骨头精神,全力向石漠化进军,平均每年造林7万余亩,通水9年多来累计造林超60万亩。”淅川县县长王兴勇介绍,近年来,该县以库周荒山、库区消落地、村庄四旁、重要旅游通道为重点,实施荒山绿化、廊道提质、森林城乡、生态修复等四大工程,加快推进全域增绿,实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森林综合效益“三增加”。

目前,淅川县已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治理石漠化38.2万亩,在库周荒山打造5000亩以上石漠化造林点12个,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新造林合格面积连续16年位居全省县级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好生态带来好日子,如今,淅川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甜。

3月10日,在淅川县老城镇马沟村,村民石清杰正在杏李地里除草拉枝,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去年我家16亩蜂糖李大丰收,多收了14万元!”

老城镇21个行政村村村环库、户户临江,2016年以来,该镇大力发展耐旱、耐瘠薄、亩产4000斤左右的杏李,严守生态红线的同时,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这是淅川县生态产业发展的缩影。

近年来,淅川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先后整合各类资金12.8亿元,发展石榴、大樱桃、杏李等特色林果23万亩,打造精品化示范园14个、标准化果园8.2万亩,建成保鲜库76个,库容达4.6万吨。同时,依托渠首、丹江、水源地等招牌效应,淅川县创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淅有山川”,建设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让渠首林果通过网络走出淅川、走向全国。目前,库区10万群众依靠林果吃上“生态饭”。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