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升高,病菌悄悄找上门,市疾控中心提醒—— 重点防范登革热等四类风险

  • 2023-05-25 17:00:32
  • 阳江市政府网

  近期我市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频繁,湿度增大,伴随而来的是蚊蝇孳生,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活跃。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补充营养物质,除需特别关注新冠病毒感染外,还需重点防范登革热、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暴雨后注意防登革热

  今年以来,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地登革热发病有所上升,我市暂未发现登革热输入性病例,也没有本地病例报告。不过,随着气温的回暖及雨季的到来,登革热的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或花脚蚊)逐渐繁殖和活跃,特别是近日我市有好几场暴雨到大暴雨,环境特别适合蚊子生长繁殖。据悉,我市5月份的蚊媒密度处于中度风险,部分区域处于高风险,登革热防控形势并不乐观。

  登革热目前没有治疗的特效药,但市民不必恐慌,因为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严重合并症,只需要进行退热等对症治疗,一两周就能康复。但是,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登革热患者进入医院后,要单独病房收治,不得与其他病人混住。

  登革热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防控关键在于防蚊灭蚊。在雨季及雨季过后,要检查房前屋后有没有积水,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种水体,翻盆倒罐,消除一切形式的积水,预防登革热在我市传播。在室内时,应安装蚊帐、纱窗等防蚊用具以减少蚊子叮咬可能,对于蚊密度高、易孳生蚊子的地方,可以定期使用杀虫剂从源头上灭蚊。前往户外场所时提前使用驱避剂,尽量不在蚊子活动的高峰时段在树丛、草地、垃圾桶旁逗留。

  手足口病进入发病高峰期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这两种病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和咽部疱疹,而手足口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根据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已逐步进入发病高峰期。

  感染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途径很多,主要与孩子日常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关,如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喜欢吸吮手指、啃玩具和毛巾,吃了带有病毒或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等。值得注意的是,大人也可能感染手足口病,并传染给孩子,因此家长外出回家照顾孩子前,一定要清洁好双手。

  市疾控中心提醒,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目前全球首个EV71灭活疫苗已上市,该疫苗可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等相关疾病,建议6个月龄以上易感儿童及时接种,且越早越好,对于5岁以上儿童,则不推荐接种。

  细菌性食物中毒风险增大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食品腐败变质速度加快。因此,我市出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患者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主要是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这两类细菌,引发的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胃肠炎等,有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症状。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餐馆、学校食堂。市疾控中心提醒,夏季食物储存在室温下尽量不要超过4小时,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不吃腐烂的蔬菜、水果,家中剩余饭菜应放冰箱保存,下次食用前,需要彻底加热。饭前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食物处理和储存时生熟分开,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如发生腹泻呕吐,患有化脓性皮肤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时应立即调离岗位。需要注意的是,雨季到来,野生蘑菇生长旺盛,请勿自行采摘野生蘑菇进食,造成中毒危及生命。

  近期市民可以关注我省及周边省份有无发生赤潮,如果有发生请勿购买当地养殖的贝类(贻贝、花蛤、海蛎等)。贝类海产品在赤潮发生时,将这些毒素摄入体内,人体摄入这些被污染的海水产品就可能发生中毒。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