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蛟龙挥桨争雄

  • 2023-06-16 11:00:23
  • 阳江市政府网

  江城龙舟地方风俗特色浓厚鲜明,每艘龙舟都归属朝拜当地神庙或宗祠,有雌、雄之别,也有 “兄弟”“姐妹”之情谊。端午龙舟竞渡比赛在即,本报派出多组记者走访江城十二支传统龙舟队,了解各艘龙舟的独特魅力和队伍备赛情况。

  东钵红须

  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夺锦王”

  香檀木的龙头高昂,色彩鲜亮,坤甸木的龙身雕镂精美,龙眼浑圆有神,“夺锦王”三个字格外醒目,这条帅气威武中昭显飞龙夺锦气势的东钵红须龙舟,正在漠阳江顿钵山山脚旁“休憩”。

  与江城其他龙舟不同,东钵红须龙头的“红胡须”长到嘴角而不是下巴。传说在很早之前,东钵张氏祖先造龙舟时,不想仿照别家龙舟龙头挂黑须或白须的模式,认为红色胡须更显龙头年轻好看,有自家特色。龙舟造好后,他们将其命名为“龙仔”。因为“龙仔”年轻帅气,后来被人称为“靓仔龙舟”。

  清代,东钵红须龙舟每次参加龙舟赛,几乎都能稳坐冠军位置,声威赫赫,龙舟头顶部“夺锦王”的美誉即是由此而来。2010年以来,东钵红须龙舟也夺过两次冠军、一次亚军的好成绩。追溯当年的辉煌历史,现任“龙种”张自感慨地说,当时的东钵红须龙舟船造得好,当桡手的年轻人壮实,划龙舟用桨有力,龙舟一“落水”比赛,船就在江上飞。

  据了解,东钵红须今年“起水”的龙舟,有一艘是1983年打造的,至今保存完好,久战如新。而备战今年龙舟赛的则是另一艘2015年打造的“新船”,其在保留东钵红须所有外形特色的基础上,采用新木材和造船方式,“新船”的整体重量轻了三分之二,更有利于再现“江上飞”的场面。

  东钵红须龙舟协会的成员们斗志满满,对今年的龙舟赛充满了期待。他们希望用“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在时隔七年的盛赛中取得冠军,继续打响“夺锦王”的称号。

  东钵白须

  曾经挥一桡便赢对手一个舱位

  在江城众多的龙舟中,东钵白须的龙头很特别:龙头瘦瘦长长,下巴垂着长长的银白色的须,龙头的后脑勺非常光滑,十足一个光头的老人。

  说起东钵白须,村里的老人津津乐道:“以前的龙舟,要数那西七星旗与东钵白须扒得快。当时还有一句顺口溜‘那西邓(和)白须,孭(背)狗蒸香炉’。”这里面有个故事:一位妇女正在家里做饭,儿子和家狗在她脚下围着转,当她听到那西七星旗与东钵白须要进行比赛的鼓声敲响时,急着去观看比赛,把狗当成孩子背着,把香炉当作菜盘放到锅里蒸。等到妇女手忙脚乱赶去看比赛时,周围的村民看到她用背带背着狗,顿时乐成一片,足可见当时的比赛场面是何等壮观。

  东钵白须龙舟的辉煌历史,源于“大个运三十六桡赢脱尾”的传奇故事。过去有一个扒头艄的叫大个运的人,力大无穷。在赛事时,如果东钵白须领先,他就在船头喝龙,如果是与对手并驾齐驱时,他一桡挥下足以赢对方一个舱位。一艘龙船有三十六个舱位,也就是说,大个运连挥三十六桡,就足以把对方赢脱尾。

  在2006年江城区举办的“坚都”杯中,东钵白须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是值得骄傲的。谈起今年龙舟比赛,村里的老人希望能重现东钵龙船坛对联所描述的盛况:“两岸共观红粉女,江河争看白须公。”

  双带七星旗

  年轻龙舟实力强劲瞄准前三

  “今年的龙舟赛,我们力争前三!”双带七星旗“老龙种”莫仕荣信心满怀。双带七星旗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恢复于1997年,是江城最迟恢复的一艘龙舟,但实力不容小觑。

  20世纪9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三角白旗龙舟在赛场上的表现,让当地一些龙船迷觉得“不过瘾”,但他们又不想为别处的龙船喝彩,便琢磨着要另起一家。听老人说渔洲北帝庙以前也曾有过一艘龙舟,他们知道后征求其他龙船迷的意见,决定恢复老龙舟。

  但这艘老龙舟,20世纪50年代前已不复存在,几乎没人知晓它的模样。不过双带七星旗还保留着,这是一面饰有北斗七星、旗尾飘着双带的樱枪旗。于是,龙船迷们以三角白旗龙舟和上濑龙舟作为“模特”,按这两艘龙舟的“龙头”“龙身”比例设计打造新的龙舟。

  在1997年举行的江城龙舟竞渡中,双带七星旗首战告捷,获得团体总分第六名。经过刻苦的训练,在江城区2014年传统龙舟锦标赛上,双带七星旗过关斩将,勇夺冠军。近年来,双带七星旗还代表阳江走上了国内、国际舞台,在2019年第15届中国-东盟(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双带七星旗龙舟队为我市夺得两金一银一铜的优异成绩。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