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红色资源点多面广 以红色资源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 2022-07-26 07:43:44
河南红色旅游景点有: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陈官庄烈士陵园)、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旧址、许世友将军故里(许世友将军墓)、邓颖超祖居、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单拐革命旧址、睢杞战役烈士陵园、何家冲旅游景区、毛泽东视察村、杜岗会师纪念馆、安阳市烈士陵园、豫陕鄂前后方工作委员会旧址、王大湾会议旧址、金刚台红军洞群等。
□朱玉芳
红色资源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顽强和牺牲书写的许党报国的篇章,成为激励后代的精神坐标。
河南是革命老区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158个县(市区)中就有122个在革命老区范围内,既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鄂豫皖、鄂豫陕、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又有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晋冀豫、冀鲁豫、豫鄂边、豫皖苏及豫西抗日根据地。这些革命老区留存了大量的红色资源,其中革命文物类文物保护单位(县级及以上)就有992处,县级及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53处。这些红色资源对弘扬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激励青年学生、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注重红色资源内涵的深度研究
首先要高度重视对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的系统研究,梳理出其中的精神实质和鲜活故事,形成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充分发挥高校、社科研究单位、文艺团体的作用,将红色资源的研究项目化、课题化,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为书籍、影视频、各类文艺作品,如情景剧、沉浸式体验等,把红色资源中承载的光荣历史和感人事迹讲述好,使参观者、游客等在红色历史、红色故事中接受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其次要善于从国际视野的角度认识传承红色基因的崇高使命。国际格局多极化态势愈加明显,我们只有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发增强传承党的先进理论的自觉性,才能更好地凝聚全党、团结人民,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不断解决我们面临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党带领人民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是经过历史沉淀的正确道路。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唯有汇入民族复兴的历史画卷,才能在繁重任务面前挺起民族脊梁、敢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站稳脚跟、坚定前行。
加强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引导
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南全省有红色资源1263处,具备基本红色旅游服务功能的红色景区(点)的总数量为179个,其中开发较完善的红色景区(点)63家,红色资源旅游化率仅为14.7%。例如,信阳是大别山革命根据地核心区,有革命遗址984处,经全市组织对其保护状况进行评估,认定为好的95处,较好的181处,只有48处被命名为县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特别是我党在各个时期创建的根据地多在山区、边区,交通基础设施比较缺乏,在这些红色资源分散的情况下,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因此,红色资源所在地的市县(区)政府要把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红色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红色资源大数据库,完善红色资源名录体系,既立足当前,又考虑长远,保护和利用并重,形成系统、科学的规划成果,并严格监督按规划实施,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
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制度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红色资源较多的省级和有立法权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基础上,本着小切口、真管用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进行地方立法,使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其次,出台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支持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如建立综合协调机制。防止多头管理造成的“隔离墙”、“推诿门”等现象,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由于多数红色资源分布在乡村或边远山区,在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方面缺乏专业人才,特别是县以下的工作岗位吸引力不强、激励机制不完善,留不住人才现象较为突出。加强红色资源研究人才、维护人才、宣讲人才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形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在工作条件、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再次,建立专业标准评估体系。红色资源承载着我党我军的历史,具有不可再生属性,对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要有科学的标准体系,严格按标准开展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红色资源保护情况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评估,确保红色资源管理好,利用好,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加大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多元化投入
河南省红色资源点多面广,又经过战争洗礼及漫长时间的自然侵蚀等损坏,很多文物、遗址需要保护性维修,更需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来提高利用率。例如,信阳是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省唯一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的省辖市,但是,信阳地处山区贫困县较多,红色旅游产业起步晚发展难。全市现有的500多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初步开发利用的尚不足70处。同属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驻马店市有红色纪念场馆、名人烈士故居、革命遗址、革命烈士陵园(墓)、革命纪念地253处,虽然有保护利用很好的竹沟革命纪念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等,但也有像确山县刘店秋收起义旧址、新蔡县小李庄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不少的红色资源尚未有效开发利用。以上两市基本代表了河南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上游水平。还有不少地市在这方面“欠账”更多。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多渠道、多元化加大对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投入。鉴于红色资源的公益属性,各级财政首先要将红色资源的保护和运营列入年度预算,各级政府要有计划地配套交通等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尝试引进市场主体参加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基金,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共同参与,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的浓厚氛围。(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以红色资源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南大伟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大别山、太行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革命老区是一方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红色资源十分丰富且底蕴深厚。在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过程中,应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凝聚效应、引领效应和赋能效应,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传承红色文化,彰显文化标识
要在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充分释放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伟大的爱国思想、质朴的为民情怀、明晰的责任意识等精神内核、价值观念、道德意蕴,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地实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工程”,切实保护并有效盘活地处偏僻县域乡村的革命遗址、红色遗迹。鉴于红色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我们应在尊重历史、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修缮复原重点革命建筑物和红色遗址,建设维护革命人物纪念馆等红色设施,让红色资源得到汇聚与彰显。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红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抢救革命历史遗存、文物、文献、史料、革命歌曲、革命故事等,并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系统整理与保存,以留住更多的中原红色记忆,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名片。同时,着力将革命旧址、纪念场馆等打造成为集参观、体验、教育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以更具时代性、亲和力、生活感的方式,推出一批群众性红色文化特色项目,开展形式各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广大群众的人文素养,进而将其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弘扬红色精神,激活内生动力
实现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红色文化是鲜活的价值观,是形象的教科书,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讲好红色故事,首先要搭建学术平台,引导省内高校与科研院所立足乡村全面振兴的大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思想内涵、价值理念,提炼升华其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并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其次要更加深入挖掘我省红色文化的精神特质,创作贴近历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红色精品力作,让从历史中走来深邃厚重的红色文化更好地辉映伟大新时代。还要有计划、有重点、全方位地开展红色文艺进农村活动,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洗礼,进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最后要创新红色文化的现代表达,通过新技术、新媒介等手段,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赓续红色文化精神谱系,构建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矩阵,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形式。同时,建设红色文化数字化展示中心,融入数字科技体验新元素,将红色文化内蕴的人、物、事、魂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人们在情境中触摸历史,在红色文化的场域体验中涤荡心灵,进而有效发挥红色文化在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中的价值导向功能。
发展红色旅游,构建产业业态
红色资源具有多元开发利用价值。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的基础上,释放红色资源巨大的经济价值,打造具有较高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红色品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增长点。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科学规划,推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进入常态化和规范化。在全省范围内,对红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红色文化重要标识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其次,要扬长避短,打造特色发展模式。发展红色文化产业必须要唱好“地方戏”,打好“特色牌”。在实施乡村振兴中,要做大做强红色文化产业,必须牢牢抓住地方特色,开发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研学旅游产品,使红色文化产业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竞争力。最后,拓展红色产业链条,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把“红色”贯穿于富民兴业的全过程。地方政府要找准红色文化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最佳融合点、关键环,将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健康养老等有效融合,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发展创新链,擦亮地区红色文化产业的“金字招牌”,推动乡村资源全域化整合、多元化增值,持续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 潢川县教体局政务服务优质高效获锦旗2023-04-12 19:35:05
- 童婴网店售“三寸金莲”缠足专用袜:不2023-04-12 09:12:13
- 女子没开会员追剧需看50多分钟广告 2023-04-12 09:05:11
- 河南省内乡县宝管局扎实开展万人助万2023-02-17 21:04:09
- 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2022-11-08 10:31:38
-
1
一图两说: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忙 宁陵县果农采摘葡萄迎
2022-08-23 08:24:55
-
2
天镇县赵家沟乡舍科堡村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2023-05-18 21:26:50
-
3
山西绛县农商银行举办文明礼仪服务提升培训班
2023-05-26 09:39:40
-
4
研究发现可利用蘑菇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堆肥产品
2023-05-18 16: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