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刘楼镇实验学校卞晓亮:初心坚守教育 青春守望农村

  • 2024-01-15 10:01:19
  • 作者:李洪桥 岳俊阔
  • 中部新闻网

  中部新闻网讯(李洪桥 通讯员 岳俊阔 )卞晓亮,男,1992年生,2017年参加工作,现任教于刘楼镇实验学校。任教以来,卞老师一直奋战在农村基层教育一线,他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兢兢业业,深研教材,精于教学,以学生为本,砥砺前行。坚守农村基层教育,卞老师从风华正茂到睿智成熟,一系列荣誉见证着他一路的艰辛与收获。2020年9月,获得2019-2020学年度全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课件设计制作项目三等奖;2021年12月,在东明县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成果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质课例一等奖;2022年5月,获得东明县小学教师创新命题比赛数学学科二等奖;2023年6月,在东明县2023年度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中被评为课件二等奖;2023年9月,在东明县职工技能大赛暨普通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技能大赛中荣获优胜奖;2023年11月,在“同心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评选活动中荣获防溺水主题优质课县级二等奖。

  一、相信勤奋的付出 诠释教师本色

  踏上三尺讲台,面对孩子们的求知眼神、纯真笑脸,卞老师深感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在教学工作中,他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个人理论素质和思想修养,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上课,积极探索实践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做到了,用真情感动学生、用行为影响学生、用知识武装学生、用品德塑造学生。对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同时,个人能力也得到了充分锻炼,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在教学管理上,他注重素质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德育工作方法上,形象生动并形成了系列化,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通过主题班会、师生对话、家长会、演讲赛等一系列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相信热爱的力量 浇灌学生心田

  教师的幸福从哪儿来,不是源于领导的表扬,不是源于考核成绩的优秀,而是来自于学生的认可、尊重和爱戴。看着学生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被孩子拥护的幸福,为孩子的幸福而幸福。卞老师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一切服从学校安排,哪怕是只有一年就要毕业、无人愿意接手的落后班级,他也会毫无怨言地接下,并全心全意地付出。记得有一个班级还有一年就毕业,班级平均分远远落后于其他班级,班上好几名学生调皮捣蛋在全校出了名,是无人认领的“差班”。接下一个班级后,卞老师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从班级管理入手,逐个分析学生特点,对学困生加班加点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建立学习自信;逐个和家长建立联系,科学合理分析学生弱项,让有辅导能力的家长在家中辅导学生功课。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这个班的成绩从全镇垫底提升了好几个名次,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也都从十几、二十几分考到及格成绩。有一个叫小宁(化名)的学生,是一名留守儿童,成绩一直不好,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卞老师先是帮小宁制定学习小目标,然后循序渐进地帮助其完成大目标,并告知小宁:“只要遇到不会的,随时来找我。”经过一年的努力,小宁的数学成绩从原来的不及格一路提高到了80分。一次接孩子放学时,奶奶用她那粗糙且长满老茧的双手握紧卞老师的手,激动地表示感谢。这一刻,卞老师觉着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更感觉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相信求实的态度 滋养明日果实

  多年的班级管理使他懂得了: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教育要从爱开始,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水平的尺子。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更要面对全体学生。

  教室里,他和学生一同努力,一同进步,享受付出的过程,收获成功的喜悦。篮球场上,他和学生一起拼搏进取,一次投篮、一次传球、一次助攻,在挥洒汗水中享受童趣童真。课堂上,他和学生侃侃而谈,热烈讨论多种解题方法,享受教书育人的成就感。生活中,他对学生嘘寒问暖,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提醒学生添加衣物,注意上下学交通安全,与学生心心相连,用爱心、耐心和信念感化他们,激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风采,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去关心照顾他们,从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从教以来,卞老师秉承“立德树人、尊重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理念,守护着每一个农村孩子,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以独特的人格魅力,点燃学生心灵的烛火,用爱心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理想和高尚的美德,谱写了一曲默默无闻耕耘者的奉献之歌。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