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打造生态廊道为绿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2023-01-01 09:23:34
-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冬日,行走在长江马鞍山段东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如同一条绿色长龙伸向远方。这得益于我省持续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皖南生态屏障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人工造林34万亩,封山育林113.5万亩。其中“四廊两屏”完成人工造林26万亩,封山育林109万亩。
“马鞍山市拥有79公里长的长江岸线,过去岸线被大量非法码头、砂场占据,长江生态系统频频亮起‘红灯’。”马鞍山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刘思玲告诉记者,近年来,马鞍山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制定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及长江“建新绿”工作方案,遴选28个造林树种,按照沿岸1公里、5公里和15公里三个层次分区分类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带,整体推进长江经济带马鞍山段生态廊道生态修复与绿化提升。“2022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7770.4亩,占计划任务7500亩的103.6%;同时完成退化林修复15856.7亩、森林抚育37181.6亩、封山育林20838.7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刘思玲说。
全面实施四条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我省全域性的林业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我省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为全省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到2025年,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沿线的城镇、乡村基本达到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标准,森林质量持续提升,各类自然保护地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形成连续完整、功能完备、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廊道,流域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
据了解,四条生态廊道绿化,可在两侧1公里范围内增绿扩量1.7万亩,提升森林质量22万亩;在两侧15公里范围内增绿扩量39.2万亩,提升森林质量493.2万亩。“我们科学系统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科学编制工程设计方案,有效保护修复四条江河沿线的自然保护地和湿地,整体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马鞍山市拥有79公里长的长江岸线,过去岸线被大量非法码头、砂场占据,长江生态系统频频亮起‘红灯’。”马鞍山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刘思玲告诉记者,近年来,马鞍山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制定长江马鞍山段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及长江“建新绿”工作方案,遴选28个造林树种,按照沿岸1公里、5公里和15公里三个层次分区分类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带,整体推进长江经济带马鞍山段生态廊道生态修复与绿化提升。“2022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7770.4亩,占计划任务7500亩的103.6%;同时完成退化林修复15856.7亩、森林抚育37181.6亩、封山育林20838.7亩,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刘思玲说。
全面实施四条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是“十四五”期间我省全域性的林业生态建设重大工程。我省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把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为全省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到2025年,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沿线的城镇、乡村基本达到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标准,森林质量持续提升,各类自然保护地和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形成连续完整、功能完备、结构优化、质量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廊道,流域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健康。
据了解,四条生态廊道绿化,可在两侧1公里范围内增绿扩量1.7万亩,提升森林质量22万亩;在两侧15公里范围内增绿扩量39.2万亩,提升森林质量493.2万亩。“我们科学系统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科学编制工程设计方案,有效保护修复四条江河沿线的自然保护地和湿地,整体提升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扩展阅读
头条推荐
- 潢川县教体局政务服务优质高效获锦旗2023-04-12 19:35:05
- 童婴网店售“三寸金莲”缠足专用袜:不2023-04-12 09:12:13
- 女子没开会员追剧需看50多分钟广告 2023-04-12 09:05:11
- 河南省内乡县宝管局扎实开展万人助万2023-02-17 21:04:09
- 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拓宽农民2022-11-08 10:31:38
图文推荐
-
1
一图两说: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忙 宁陵县果农采摘葡萄迎
2022-08-23 08:24:55
-
2
天镇县赵家沟乡舍科堡村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
2023-05-18 21:26:50
-
3
山西绛县农商银行举办文明礼仪服务提升培训班
2023-05-26 09:39:40
-
4
研究发现可利用蘑菇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堆肥产品
2023-05-18 16: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