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道义见深情一一我所知道的康玉庆、王明信先生

 

  (文/楚天舒)过去的一年里,在我所参加的各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中,不少文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两个人,一位是康玉庆先生,一位是苏小蒙先生。我个人感到,他们都是文化领域内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组织者和实干家。

  康玉庆是中共郑州市管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前几年退休后,他仍然骥志未休,壮心不已,继续在文化宣传领域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区里组织编写的《商都管韵》一书(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他担任主笔,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推动了该书的早日问世,并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在宣传弘扬本土的传统文化方面,他本人多年来也作了大量的资料发掘整理工作,个人出书甚多,形成了一定的重要影响,对提升郑州的历史文化知名度说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热心于组织各种文化探索、读书活动,与文化名人苏小蒙先生一道,成功地举办了一系列的读书评书活动,团结组织了一批省、市卓有影响的文化人,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努力和奉献。

  康玉庆先生长期在管城区工作,对那里的情况非常熟悉,有在这里举行的活动,他都会热心充当向导,为大家服务,他的热情真诚是尽人皆知的。我同一些朋友开玩笑说,只要跟着康部长,路就不会走错。当然,这也不全是玩笑话。

  天道酬勤,必有体现。

  正由于长期的辛勤付出,老有所为,他去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退休人员,成为广大退休人员的一面旗帜。

  苏小蒙先生原名王明信,河南省知名工人作家。他是我的初中同学和朋友。我们的相识,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

  明信兄是性情中人。他为人热情,真诚,幽默风趣,同他在一起总会令人感到愉快。他的笔名苏小蒙也体现了这种性情,也是他推崇两位文化名人的结果。

  他是知名的省市工人作家,出了不少好的作品集。

  如《一个工人作家的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回忆》,散文集《走在文坛的边缘》,《我的文朋诗友们》等,都产生了定的影响。

  他的相当多的作品都为郑州这座号称“纺织城”的城市在我们国家的纺织工业中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自己笔耕不辍嘉作不断,还非常注意扶持,宣传本市本省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中的作家者,作者,坚持不懈地捕捉本土作家作品的信息,不失时机地筹划新书发布会,作品研讨会,团结带动了一大批作家、诗人,文化名人,为落实书香河南文化活动,为继承宏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进一步提高郑州这个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当然,前面已经说过,这些活动不少都是他与康玉庆先生共同策划的。他又具体组织实施,从与会人员确定到开会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都精心准备,直至通知到人,具体的很,但他都事无巨细一一落实。应该说每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与他们两位的精心筹划,通力合作分不开。

  康玉庆,王明信两位都是我敬佩的朋友,也是我心中的楷模。他们俩的情况和经历尽管不同,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内核是共同的,即都是在平凡岁月中坚持不懈地为宏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振兴本土的文化事业甘于奉献。

  历尽艰辛终不悔,铁肩道义见深情。我真诚地感谢他们,也衷心地祝愿他们,在未来的岁月中和征途上初心不改,永葆青春!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