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动态】县法院诉前调解团队:降低解纷成本 提高解纷效率

  • 2023-04-23 10:00:07
  • 城市资讯网

近日,记者从当涂县法院获悉,该院组建“1+2+2”诉前调解中心,按照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组成诉前调解力量,并完善多元解纷工作机制。该中心运行9个月来,共接受诉前调解案件2616件,化解1670件,占民商事案件的34.6%,平均办理时间4.18天,其中调解692件,撤回纠纷457件,调撤平均耗时2.55天,大大降低了群众的解纷成本、提高了解纷效率。

杨某诉称,王某与杨某存在劳务关系,其间应付杨某工资共计七万余元,王某尚有两万余元工资未支付,要求王某支付所拖欠的劳务费。

王某诉称,双方曾有过装修合作,装修结束后已将钱款结清,但自2022年4月开始,杨某多次在抖音平台上发布“遇到老赖,欠钱不还……”等不实言论的视频,并有多人转发视频,在视频下方发表不良言论,对王某的生活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他本人也受到很大的精神压力,对其开展的建筑业务也造成一定损失,故诉杨某立即停止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删除相关视频,并在抖音平台以发布声明的形式公开赔礼道歉,为王某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当涂县法院收到上述两案起诉材料后,考虑到杨某、王某互为原、被告,且两案系基于同一事件产生的纠纷,有调解空间,为妥善化解矛盾,将上述两案委派给诉前调解中心进行诉前调解。

调解员分别与双方多次沟通,不断拉近双方的距离,双方数次就协议内容进行调整,最终就劳务费支付与抖音平台视频道歉等达成一致意见并积极履行完毕,顺利解决了双方的矛盾。这次劳务合同纠纷与名誉权纠纷诉前调解案例,入选安徽法院第二批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典型案例。

据当涂县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在登记立案前初步甄别案件,快速导入调解程序,并摸索出“五当”工作方法,即对简单案件尽量做到“当日通知当事人、当场征求调解意愿、当日安排调解、当日送达法律文书,并尽可能当成履行完毕。”以调解的加速度,增加群众的获得感。为快速过滤纠纷和流转纠纷,针对明显不能在30日内化解的案件,在正式导入诉讼程序之前,填写《调解情况登记表》,做好“四固定”,即固定送达方式、送达地址、当事人诉求、争议焦点,为后续审理案件打好基础、提供便利。

同时,该院诉前调解机制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拓展调解职能,加大与县人社局、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的对接力度,强化诉非对接、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向劳动仲裁部门、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派驻专人,协同参与协调案件、审核调解协议200余件,其中指导批量化解服装厂劳资纠纷20余起,医患纠纷14起,涉及死亡纠纷6起。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