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动态】湖阳镇:一退一转拥岸上春光 一护一养创崭新生活

  • 2023-04-26 09:00:13
  • 城市资讯网

为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工作,湖阳镇积极谋划、多方协调,在全镇的大力帮助下,退捕渔民们离开了风吹日晒的船上生活,走向了早出晚归的就业之路。

游燕归巢,从“摇摇晃晃”到“安安稳稳”。

西湖社区渔民向春保至今还记得头几年第一次在岸上过年时,一家人高兴、激动,又不自在的情景。“坐不惯软沙发,觉得蹲在板凳上更舒坦,吃不惯超市里买的鱼,总觉得湖里的鱼更鲜。”向春保十分感慨。为适应岸上的生活,一家人花了不少时间去磨合。

在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强力推进下,向春保一成不变的生活迎来巨变——上岸。一家人搬进西湖社区一处安置房中。吊顶白墙取代了渔船的漏风顶棚和桐油木板,铝合金门窗替代了渔船上的透气小窗……这样一套75平方米的新房子,给向春保的生活带去了新的希望。湖阳镇政府为像他一样的渔民建造安置房,设立公益性岗位,争取相关政策帮扶。如向春保一般的老渔民们都开始了新生活。

退捕转身,从“靠天吃饭”到“干事创业”。

“虽然和水、和鱼打了一辈子交道,但上岸养鱼养蟹还是头一遭,对养殖技术方面的了解还真不多,经过专家指导,才慢慢上了路子。”年近五十的马五一祖祖辈辈都是渔民,对他们来说脱下打鱼的“蓑衣”,穿上养殖的“水裤”,是一件全新的尝试。2020年马五一夫妻俩上岸后,住进了安置房,又在“捕转养”基地承包了25亩水面养鱼蟹,这几年来,夫妻二人通过养殖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捕鱼讲窍门而养鱼靠技术,可以通过学习经验、勤劳刻苦去有一个好收成。”马五一说,上岗前就参加了县、镇免费举办的养殖技术培训班,初步掌握了鱼蟹养殖技术。上岗后,“捕转养”基地还有工作专班,给每个退捕渔户安排一个技术人员,手把手地给予技术指导,不收一分钱的服务费。

“现在有了一份小产业,虽然辛苦但收入稳定,水塘里养了虾、白鲢、鳜鱼、螃蟹,一年到头都有的卖,日子很有奔头!这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在最初“捕转养”阶段我们还申请到了10万元创业免息贷款,每亩水面还补贴了600元……”“辛苦且充实,关键是日子安稳。”这是马五一夫妻两生活的写照,也是众多退捕转养老渔民的日常。

细水流长,从“捕鱼捞虾”到“禁渔禁捕”。

56岁的向小红在湖上“漂”了几十年。如今,他已开始新的生活——身着工作服,再次登船,昔日“捕鱼人”成为了“护鱼员”。

向小红是湖阳镇西湖社区地地道道的渔民,从小长在湖上、活在江中,捕鱼是唯一的日常。“捕鱼讲究两头‘摸黑’,过去几十年,几乎每天凌晨4点起床,6点放渔网,中午就在船上做饭吃……”靠着打渔,向小红维持了一家人的生活,大多数时间都在船上。

现在,如向小红一样,湖阳“靠水吃水”的人们,都开始了新的营生。不再当渔民,向小红也没离开运粮河,他与西湖社区签订了相关协议,成为一名护渔员。“有行船经验,又熟悉石臼湖水域航道,干这活,我在行。”向小红说,“我们很幸运,变了一个身份,还是可以和石臼湖这个老朋友打交道,这么多年,我们从湖里拿走了一些,现在也能还一些。”

不论是上岸、转产,还是开始新生活,湖阳镇一直以群众需求为工作目标,十年禁渔退捕安置工作任重道远,该镇也将继续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以人为本,扎实做好禁捕退捕各项工作,努力书写禁渔退捕圆满答卷。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