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东区:农文旅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 2023-04-27 10:00:11
  • 阳江市政府网

  雅韶镇是阳江市阳东区的“南大门”,这里钟灵毓秀、物产丰富,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前不久,依托优质的文旅资源禀赋,雅韶镇获评2022年度“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是全市两个获评乡镇之一。今年3月,八一村鸥村自然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意味着雅韶又新增一张颇有分量的文旅名片。

  近年来,雅韶镇委、镇政府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圩镇示范镇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文化+美食+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以生态休闲游、红色古色游为主导的文旅产业,激发乡村生活体验观光游活力,致力将雅韶建设为生态休闲滨海特色小镇。

  打好种养业“特色牌” 打造近郊游目的地

  依托临海优势和资源禀赋,雅韶镇因地制宜谋划“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大力发展田园农业、特色水果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共培育水稻种植基地3.2万亩,柳西荔枝、桑葚果干、香水柠檬等水果种植基地8个面积5000多亩,尖山蟹、对虾、津浦蚝等咸淡水养殖基地22个面积2.4万多亩,带动3000多户村民实现增收。

  “雅韶有近郊区位优势,每到桑葚成熟的季节,柳西村的桑葚采摘园都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采摘。加上我们这里有福兴休闲园、松鼠王国、人间烟火等景区,很多游客喜欢来这里踏青摘果,然后到景区游玩。”雅韶镇委书记陈雪玲介绍,雅韶致力于打造“田园亲子+休闲娱乐”旅游路线,通过着重培育一批精品采摘园、引导景区改造升级、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等系列工作,不断释放磁吸效应,打造成为阳江人“家门口”的近郊游目的地。

  挖掘红色古色资源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雅韶镇雅韶村的雅韶乡农会旧址,看到现场几名工人正忙装修,旧址门口已新竖起一座古色古香的石门,原本凹凸不平的村道泥路新铺上了水泥,沿着入门阶梯向上走便是新铺就的石板路。据悉,雅韶乡农会旧址原为谭氏祠堂,是阳江县第一个乡农民协会,由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成立,烈士谭作舟等人曾受上级委派在此试点开展农运工作。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雅韶乡农会旧址翻新后,将为来访游客提供更舒适的红色文旅体验,预计工程将于6月底完成,争取在“七一”前以全新面貌对外开放。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夜景经济、周末经济等特色文旅项目,做大做强文旅文创产业。”陈雪玲介绍,结合阳东区“漆彩渔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雅韶正加快推动红色古色文旅发展,对雅韶十八座、阳江县委平岚旧址、谭作舟烈士故居、雅韶乡农会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要素进行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通过提升景区基础设施,发展研学基地、休闲垂钓等特色文旅项目,整合阳江漆艺院、福兴休闲园、松鼠王国、人间烟火等景区资源,精心打造一条“视觉美丽、体验美妙、内涵美好”的特色精品旅游路线。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擦亮雅韶美食名片

  近年来,雅韶镇通过激活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政府帮扶资金、乡贤捐赠资金等,引导入股或者参股经营稳健的农业企业、优质公共服务项目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逐步提高镇村集体收入水平。雅韶镇党委积极牵头平岚村党委连片流转土地792亩,实现“小围变大围”,使集体鱼塘租金收入涨了3倍多。投入340万元建设平岚村、八一村集体厂房项目,通过物业发包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

  为完善农产品物流仓储体系,推动全镇农产品产业化发展,雅韶镇积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统筹投入2100万元建设农产品仓储物流产业项目,待建成运营后,将进一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扩大销售范围,助力集体经济增收、农业产业增效。

  陈雪玲表示,目前雅韶镇正谋划建设集文化展示、产品销售、技能培训、美食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粤菜师傅”培训中心。通过延伸“粤菜师傅+”产业链,推广酹镬罉、豆糠糍、尖山蟹等地道美食,打响本土特色美食品牌。接下来,将围绕“强工稳农、活旅兴镇”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进一步挖掘雅韶的特色地域文化,使农文旅融合发展逐步成为发展和增长乡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助力乡村振兴,让雅韶的村更美、民更富。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