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东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平稳 镇域经济不断壮大 阳东北惯 实干笃行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2023-05-17 11:00:12
  • 阳江市政府网

  今年中央一号文提出:“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耕“三农”,北惯既有丰富资源,更有响当当的“国字号”品牌。

  2016年,北惯引进粤森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牛大力种植产业。这一年,牛大力的种子随“天宫二号”飞上太空,阳江牛大力创造首次航天育种记录。

  2019年,“阳东牛大力”获评“中国地理标志”;2020年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2021年获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凭借牛大力产业优势,北惯正式入选为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

  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粤森公司去年产值2350万元,近年来,该公司辐射带动阳江周边1500多户村民种植牛大力,北惯牛大力种植总规模逾1.4万亩,亩产值达7万多元。阳东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惯镇党委书记陈锐兴表示,下一步,将加强牛大力国家地理标志的品牌推广和非遗申报工作,打造“牛大力+”航天育种基地,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北惯镇用好用活上级扶持资金,建成平地东风村、彭村华地村等一批美丽乡村,三宝垌村农房管控和农村风貌提升项目全面完成。第四批33条创建村全部完工,村庄面貌明显改观。5公里农村公路“单改双”和149个农村公路错车台完成建设,有效改善农村通行条件。龙高山蓄水灌溉、彭村蛤沟水库水闸维修、四平村委会重建三面光支渠等一批项目完成建设,补齐农业耕种用水短板。

  目前,北惯镇正加快建设龙舟文化公园,打造成为承载传统和群众记忆的网红点、休闲处,项目预计6月底基本完工。另外,还以平地村为重点,实施“红色平地、万象更新”工程,传承固本强基红色传统,引入新业态新产业,谋划推进村史文化展馆、党群文化馆、村民大舞台等项目建设,逐步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城镇新风貌。

  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那霍村、平地村和赤光村等3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已顺利建成。其中,平地村农贸市场完成招租,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52万元;赤光村农产品交流中心项目完成招租,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4万元;那霍村物流仓储完成挂网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招租后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20万元。

  新一批2023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项目审批报建程序性工作正加快开展。今年,北惯将全力打造台丹村“丝苗米+油菜花”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该项目已争取600万元的2023年驻镇帮镇扶村资金,用于发展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目前,正在加快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力争尽快动工。

  陈锐兴表示,接下来,将扎实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和巩固撂荒地复耕复种成效,配合完成利屋村、林屋村和北惯村6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收尾工程,加快配合推动利屋村、林屋村600亩垦造水田动工建设。持续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不断提升牛大力、丝苗米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导那霍、平地、赤平等村与企业合作,开发利用预留发展用地上马工业项目,探索规范成立、运营和管理一家强镇富村公司,激发镇域经济活力。

  筑实政府服务“民心墙”

  人民政府为人民。放眼全阳江,像北惯这样的“开放式”镇政府大院也属凤毛麟角。居民自由进出、休闲散步、打球健身,也方便了干部群众面对面、心连心。降低沟通门槛,提高服务质量,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也在点滴交汇中不断上升。

  北惯镇镇长杜理想介绍,历年来,北惯镇在阳东区镇级工作实绩考核中始终保持名列前茅,先后荣获“省固本强基工程省级示范点”“省卫生先进镇”“省文明镇”“省平安建设先进镇”“省教育强镇”和“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融湾先行’十大攻坚行动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在阳东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惯镇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重点聚焦“民声”“民情”,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全力建设绿美北惯生态。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北惯马鞍山森林公园绿化美化建设。 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头污染治理,有效保障那龙河尖山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加强北惯桥饮用水源保护,严厉打击破坏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行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