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阳东区:合山镇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和美乡村

  • 2023-05-31 12:00:06
  • 阳江市政府网

  创新思路

  盘活用好资源农文旅融合发展

  青翠的柳树迎风飘摇,绿意萦绕;古韵悠悠的房舍穿过薄雾,质朴典雅,这个宁静祥和的村子恍若世外桃源。每逢节假日,走进合山镇丰垌龙庆村,这幅美丽的田园美景吸引游客前往游玩观赏。

  今年“五一”假期,龙庆村人来人往、格外热闹,阳江民间文化艺术展在合山镇丰垌龙庆村开幕,文房物件、古琴洞箫、礼仪古风……一批高质量的民间艺术作品,在展会上呈现出别样魅力,吸引八方游客参观欣赏。

  漫步在村子里,千亩睡莲,散发出娇艳雅致之美;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龙庆书院,时不时传来朗诵经典的声音;走进家风巷,感受家风文化,从这些深厚的家训文化中吸收营养和智慧……

  “合山镇深挖本土资源禀赋,坚持以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通过文化赋能,推动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文旅+’发展模式。”合山镇委书记李宗敏表示,该镇打造阳江市首家乡村传统文化书院、家风特色巷、特色文化馆、合山乡礼馆等文化空间,开设茶道、香道、花道、书画、漆艺、咏春、太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课程,推出“学”“游”结合的个性化研学课程,目前已承接市内外多个“百人”亲子团、研学、研修团队过来开展研学活动。

  丰垌村党总支书记钟运亮告诉记者,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研学游”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快速发展,上周末两天时间研学基地共接待学生500多人。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研学课程,学校和学生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在革新,研学旅行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强劲增长。

  在那石村,百香果、圣女果、香蕉、酱味等产业快速发展。“如今的那石变了模样,来游玩的人多了,村里也越来越热闹。”那石村圣女果种植基地管理员富叔对记者说。那石村依托现有的农耕文化、生活方式和民俗特色,不断壮大第三产业,打造“那时记忆·阳东味道”乡愁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那时乡村、那时酱坊、童趣园、香蕉工坊等特色景点。同时,引进油菜花、草莓、桑果等特色采摘项目,打造集“娱乐、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旅游产业。

  合山镇立足资源禀赋,深入挖掘每条村具备加工潜力的特色农产品,打造合山乡礼品牌,推动特色产业深度融合的“文旅+”发展模式。打造“龙庆书院·传统文化+家风巷·家风文化+清廉池·廉洁文化+合山乡礼馆·乡愁产业文化”四点一线、共同发力的丰垌龙庆村农文旅示范片;打造“那时记忆·阳东味道”文化品牌,推进那时酱坊项目,立足自然生态、农耕文化、阳东民俗等,打造集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乡愁文化产业;打造大迳莲花村文旅综合体,整合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民增收,让村民的生活更有奔头。

  内外兼修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绘就乡村振兴图景不可缺少的底色。让农村“颜值”与“气质”并存,成为广大农村人生活的美好家园、城市人旅游的向往乐园;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丽乡村最动人的风景是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文明宣传标语醒目。实施乡村振兴以来,合山镇城乡面貌、民生事业、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可喜变化。合山镇以“绿、美、亮、净、硬”五字标准,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大力提升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刷新“乡村振兴”新名片,建设新农村,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环境也打造得越来越好,现在垃圾都不乱扔,而是丢到垃圾桶里,由村里统一清运处理。我们老年人没事,平时喜欢出村口散散步,欣赏美景,日子过得真舒心。”村民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不断完善乡村建设“硬实力”的同时,合山镇逐步提升文化振兴“软实力”。

  “友善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热情的语言,优雅的举止……”近日,记者来到阳东区合山镇丰垌村龙庆书院,礼仪老师正在为小朋友们讲授礼仪知识。

  龙庆书院由丰垌村腾芳张公祠修缮改造而成,目前开设宋四雅茶香花画以及国学礼仪、非遗漆艺、篆刻等沉浸式体验研修班课程,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研学基地,旨在培养“德、行”双彰之才。合山镇将龙庆书院特色课程以“一馆一特色,一馆一传承”的文化形式呈现,在家风巷打造家风书画院、花道馆、茶香馆、漆艺馆、农耕馆、豆豉馆等沉浸式特色文化馆,培育业态文化,激发文化感染力,涵养文明乡风。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