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县动态】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

  • 2023-06-07 12:02:31
  • 城市资讯网

农忙时拿起农具,是田间行家里手;农闲时挂起行头,是台上生旦净末丑。《空城计》《借东风》《锁麒囊》《打龙袍》《白蛇传》……在当涂县湖阳镇,有个农民京剧团,把一曲曲京剧名段唱得如痴如醉,成为乡村耀眼的文化名片。

40多位乡亲抱团唱大戏

锣声镗镗,京胡悠扬。6月3日下午,当涂大剧院飘出一股京剧味。原来,湖阳农民京剧团进城送戏来了,《天女散花》《行云流水》《红灯记》《春秋亭》《四朗探母》《沙家浜》《打龙袍》……一曲曲京剧名段轮番登场,台上高潮迭起,台下如痴如醉。

“唱念做打,样样在行,有模有样!”“想不到这个农民京剧团表演水平这么高!”两个多小时的表演结束后,观众们为农民演员送上热烈的掌声,并不由自主地发出声声赞叹。

直到谢幕,观众才知道,在台上再现程派风韵的演员竟是男扮女装,这位身高1米75的中年男子就是团长邢山水。邢山水从小就是个京剧迷,以前,湖阳镇有悠久的戏曲传统,村村都有请戏台班子唱大戏的习俗,久而久之,村民们也耳濡目染。后来,他所在的大邢村,还有镇庵村、均庆村都成立了自己的剧团。邢山水的父亲曾经是村剧团的台柱子,自小受影响,对程派唱腔情有独钟,一腔一势,常常引来乡亲们的掌声。2017年,邢山水参加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全国京剧票友大赛,获华东地区前30名的好成绩,得到上海戏曲学院副院长王立军的肯定。也正因为那次邂逅,已是不惑之年的邢山水产生了领办草根京剧团的想法,消息传出,有40多名乡亲戏迷报了名,就连邻近外省的几名票友也加入进来。2018年初,湖阳农民京剧团挂牌成立。

虽说是草根剧团,必要的一些台幕、道具还是需要置办的。好在邢山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自然成为主要出资方。普通会员每人只需交100元会费,只是个人的戏服需要自掏腰包。邢山水一身旦角行头就要1万多元,不比专业演员穿得差,更多人的行头在千儿八百左右。唱戏讲行头,更要讲实力。湖阳镇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供大家排练,农闲时,大家相聚在一起,或素装排练、锤炼技艺,或挂起行头、走上舞台。

5年来演出200多场次

“植根乡野,服务百姓;弘扬国粹,传承文化。”这是湖阳农民京剧团的办团宗旨。

“共同的爱好把大家聚拢在一起,最大的收获是精神生活高雅起来,再也没有时间去打麻将了。”来自镇庵村的“铁梅”陈爱美说。

同样来自镇庵村的甘小明才三十出头,是龙虾养殖大户,尽管业务很忙,但剧团每次排练,他从不缺席。“如今,农民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了。对自己来说,养好龙虾唱好戏,这才有幸福感。”甘小明的话为草根剧团的初衷作了一个注解。

剧团成立5年来,已开展了200多场送戏进村、送戏进校园的公益性演出,即使是一些商业性演出,也只收取成本费。剧团还组织承办过多场重大演出活动,如当涂县姑孰文化节、马鞍山市“文化惠民送戏进万村”等,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观众是农民,演员是农民,大家爱看啥戏就演啥,这是湖阳农民京剧团的生存密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的生命力所在。”当涂县文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安排湖阳农民京剧团进城演出,演员们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从排练到登台,都非常刻苦认真。

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滋润。这就是“草根剧团”最可爱的地方。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