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西丰县深挖资源禀赋高效谋划帮扶产业项目

  • 2023-06-30 17:00:08
  • 铁岭市

  西丰县位于铁岭市北部,因河水西流、物产丰富而得名。区域总面积268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74个行政村、614个自然屯,人口22.5万,素有中国鹿乡、柞蚕之乡、中药材之乡,梅花鹿养殖发源地、参茸药材集散地、皇家鹿苑兴盛地等称号。近年来,西丰县充分发挥本地独特资源优势,利用衔接资金大力发展鹿、牛、食用菌、中草药材、林果等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建立了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为实现产业兴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一、精准谋划,夯实帮扶产业基础

  紧紧围绕全县“三大功能区”,深挖资源禀赋,重点围绕钓鱼景华鹿场、凉泉源育鹿业、和隆达成鹿场等梅花鹿养殖基础较好的项目,持续扩大西丰县梅花鹿养殖规模,培育主导地位的鹿产业;聚焦黄牛养殖基础良好的平岗文华黄牛养殖、更刻小城子黄牛养殖项目,依托辽北黄牛交易市场,引进大型良种肉牛示范场,扶持基础坚实的牛产业;围绕柞蚕园质量结构良好的成平乡、安民镇,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典型示范作用良好的天德天来村、西丰镇东昌村、郜家店洪来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果蔬采摘产业,打造绿色果蔬产业带;围绕食用菌产业规模庞大的振兴镇、金星乡,持续推进食用菌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围绕联农带农效果良好的凉泉服装厂、安民志诚辽丰袜业,大力发展扶贫车间项目。实现了西丰县帮扶产业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培育,全面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二、因地制宜,精准实施产业项目

  西丰县坚持因地制宜、稳量提质、扩面增效、联农带农、撬动发展的原则发展产业项目。明确乡镇党政一把手是项目建设推进主要责任人;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作为项目管家,负责资产的分类指导、跟踪监督和项目管护;村级党组织书记是项目建设推进第一责任人。所有项目的确立、实施,都要召开乡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统筹抓好乡镇各村项目的确立和实施,村党组织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研究确定好本村的产业项目。项目立项严格按照村申请、乡镇审核、县审批的程序逐级申报。各乡镇、村在选择确定项目时,要求经过充分市场考察和调研分析,项目确定严格执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

  三、成效凸显,产业项目健康发展

  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74亿元,发展帮扶产业项目353个,累计实现收益4952万元,既实现了18个乡镇300万元以上大项目全覆盖,也实现了174个行政村小项目全覆盖;既着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又推行资产出租、集体经营和债权类多种方式并用的发展模式;既围绕西丰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又努力避免出现“货了本钱净”现象。

  四、持续发力,不断抓好各项工作

  在今后工作中,西丰县将严格按照“四个不摘”政策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实现“两缩小、两确保”工作目标(脱贫群众与其他农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持续巩固提升),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在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方面,建立健全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继续实施防贫保险、产业设施保险等各项保险。在帮扶产业发展方面,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做好帮扶产业项目的整体谋划,不断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产业、做大优势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在示范村建设方面,继续选取一批符合条件的行政村,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管护和管理,补齐工作短板,整合乡村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等政策适当向示范村倾斜。

头条推荐
图文推荐